山水遗光泽,亭林著芳华

山水遗光泽亭林著芳华

2023年顾炎武纪念日系列活动之宣讲稿

昆山市千灯镇亭林小学 吴雨琼

山水遗光泽亭林著芳华曾有一人自少至老不释卷曾有一人一骡二马捆书行这是来自于他的故事国有大儒谓之炎武先生亭林经世治学围绕着我们脚下的舞台让我们一起跨越时光的长廊共同宣讲那些藏在悠悠岁月里故事

亭林,是顾炎武先生的字,后人称之“亭林先生”。他是文人,但不限于文人,他有苍龙行雨之志,有老树著花之心,他是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律学家。

顾炎武牢记嗣母临终言》《市井卖席》《顾炎武年少成学霸》,日夜更迭寒来暑往时光不会辜负坚持,磨难打击不了志气顾炎武凭借《走遍天下做学问》一个从千灯走出的少年人以稚嫩的肩膀用鸿鹄之志展鲲鹏之翅《顾炎武博闻强记惊四座》展现一方豪情为国分忧,戒奢以简,也有着《顾炎武著书立说传万代》的故事

中追梦,于学海之中见证弄潮英雄。人人皆闻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可曾知顾炎武也曾有着大禹一般身先士卒的精神曾经的他,也三过家门而不入,国未平,业未成,他该以何面目见他爱的家人,惭愧、自责、无奈与坚定多种情思冲击着他的心房,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是顾炎武早期的一个奋斗故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当他遇上贫困女子的不公命运时,他也毅然施以援手,顾炎武与王二妹之间有着不得不说的侠义故事

顾炎武是个马背上的学者。有一天他出门会友,往毛驴身上放了两筐书,走累了就停下来看会书,不知不觉来到了山东境内忽然听到有个女子在哭顾炎武循声而去,只见小河边有个年轻的女子,正欲跳向河中。他急忙上前把将女子拉住,大声问她为何要跳河寻死?

女子年纪不大,见有陌生人拉住她,便一下子瘫倒在地上痛哭流涕。原来女子说她叫王二妹,是前面王家庄人。今年租了王财主的田,没想遇上了旱灾,一年的辛苦泡了汤。前几天王财主来收租,说不交租金就要让她的丈夫做长工。王二妹苦求,可是王财主根本没有商量余地,还要让她去买身还钱。王二妹很害怕,就去娘家借钱,可娘家也是一穷二白。她觉得暗无天日,就走到小河边想一死了事。顾炎武听完,对王二妹说:“借不到钱!这点困难就想一死了事。可人死不能复生呀,这是何苦。你如果相信的就听我话我定帮你脱身。

顾炎武将毛驴赶了出来,在村里来回地转悠,边转边吆喝卖宝驴了!卖宝驴……”村里好多人出来围观、看稀奇。很快,有人将这新鲜事告诉了王财主。王财主一听连忙出来看个究竟。王财主问 :“你这宝驴宝在什么地方?”

顾炎武说 :“我靠这宝驴过生活,它会给我寻宝。”顾炎武对毛驴说 :“宝驴,宝驴,我要铜钱。”说着就将绳子放开驴看看周围的人叫了两下,来到一棵大树下啃啊啃,不一会啃出一串铜钱。这下大家惊叫起来,真是一头宝驴。王财主不以为然,说这是碰巧了,有本事再来。

顾炎武又对毛驴说 :“宝驴,宝驴我要铜钱。”驴听后就直奔王财主家门口。王财主觉得奇怪,它怎么认识我家的呢?大家跟到王财主家,见宝驴在王财主家的围墙下边啃边嚎。不一会,它从地下啃出一串铜钱来。王财主见了急忙去抢那铜钱,说这是他家的钱。顾炎武说 :“是宝驴找来的,理应是我的。”他抢过铜钱牵着毛驴就走,嘴里依旧不停地喊:“卖宝驴了!卖宝驴!

王财主见顾炎武要走,立刻拿出五十两买下宝驴。然后便急着跟宝驴说 :“宝驴,宝驴,我要铜钱。”宝驴马上又在路边啃出了两个铜钱。这下王财主乐得不行了,哼着唱着回家了。

顾炎武将卖毛驴的钱全部给了王二妹,王二妹感谢万分其实,毛驴哪会找钱,是顾炎武昨晚带着毛驴在几个地方埋了毛驴喜欢吃的黑豆,黑豆下面放了一个或两个铜钱,同时又将毛驴饿了一整夜,毛驴实在饿得不行了,脱了绳就去找吃的。半天后,王财主知道上当

这便是《顾炎武施计救贫女》,一段段的传奇铭刻在历史的尘埃中从未消失2023年7月15日,是顾炎武诞辰410周年的纪念日,也是昆山市第六个顾炎武纪念日。砥志研思精进不休用赤诚真心谱写青春的诗篇,诉说先辈故事,经世治学,文道不辞

成长中顾炎武牢记嗣母临终言顾炎武小名叫“顾绛”, 出世不满一个月就过继堂叔家做嗣子。婶娘王氏既是他的嗣母,又是他的启蒙老师,她对顾炎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倘若结合当代家庭教育的理念会有怎样的收获等着大家去发现

另外学术上“采铜于山”是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求真务实的学术原则,开创了以金石铭文等文物资料与文献资料相互印证的研究方法,后人称为“二重证据法”。由此,使得清代学术界开启了不尚空谈、注重实证的一代新学风。顾炎武还为学者们创立了一套学术规范:一是治学当从第一手资料出发,而不是从第二、三手的资料出发;二是凡著书,要著前人所没有著过且为后世所不可缺少的书,著自成一家之言的书;三是凡立论必有充分证据,在证据不足时要阙疑,不可以据孤证立论;四是不可改窜前人之书或窃他人之书为己作;五是凡引述前人的言论,应当引述其原文,注明前人姓名及引文出处,即使得之于同时代学者的言谈也当予以说明。这些学术规范沿用至今,对于学者人格的陶冶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四方土地塑造起不同时代的英豪,昆山千灯,是昆曲之乡,是亭林故里。愿借脚下的三尺讲台,传播亭林故事弘扬炎武精神这是新时代角度下属于顾炎武先生的篇章。

亭林风骨,撼桃李万千助继往开来

创建时间:2023-11-01